連續下一個多月的雨,台北市道路破損問題嚴重,惡劣的路況,使民怨不斷上升,台北市長郝龍斌雖然多次說重話要求相關單位改善,並且提出"東京經驗",希望透過路面施工品質的提升,減少路面破洞,卻成效不彰,路面坑洞問題依舊存在。
下雨使鋪設柏油的工程被迫停頓,台北市道路鋪設問題因此被凸顯,從目前道路破損的原因分析,水源快速道路、環河快速道路、明水路的路面破損問題,主要是受因砂石車、預拌混凝土車等重型車輛行駛導致,事實上,過去公車專用道也有類似問題,市府只要在上述重型車輛主要行駛路段鋪設"剛性路面",並且在這些道路的紅綠燈路口附近增加路面強度,在重車的煞車、起步區以鋪設鋼筋水泥方式強化路面深度,就能改善問題。
至於一般道路的破損,大多為捷運、衛生下水道與管線施工所導致,尤其台北市區道路普遍缺乏"共同管溝",自來水、電、電信、衛生下水道等管線單位必須自行挖路整修管線,市政府在不斷要求"加速捷運工程"、"提升下水道接管率"之下,尤其五月至十月為防汛期,為避免豪雨影響施工,各工程單位當然必須利用十一月至隔年四月全力挖路趕工,否則夏季一旦施工影響排水,導致附近民宅淹水,更會被人罵臭頭。
在市長不斷向工程單位問"為何東京能、台北不能?"的同時,市府如果不能學習日本、逐步在市區道路擴建"共同管溝",減少管線單位在道路挖掘的頻率,則道路破損的問題未來仍將不斷困擾市政府,更會引來"政客只作表面功夫"的批評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