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0月26日 星期日

失眠與壓力

 時序已進入秋冬,但台北天氣卻悶熱依舊,許多人深夜時段仍在床上翻來覆去,腦中不斷出現白天的各種景象,無法入睡,有人則是在睡夢中驚醒,卻在也無法入眠,因為壓力而失眠的台北人越來越多,往往必須依靠藥物,才能得到短暫休息。

 尤其近來因股市大跌、經濟不景氣,物價卻節節高漲,財產、收入縮水之下,台北人往往為工作、家庭、未來感到憂心忡忡,更加深了失眠問題的嚴重性,多數人往往透過藥物讓自己入睡,儘管失眠獲得紓解,失眠問題暫時解除,卻依舊必須面對生活壓力,就算服用安眠藥,也不見得能入睡,只能設法請醫師增加用量,或換服效力更強藥物,導致安眠藥依賴情況越來越嚴重。

 一位李媽媽因工作壓力大,一、二十年來必須服用安眠藥才能入睡,導致夜間經常出現夢遊、短暫失憶等症狀,由於睡眠品質不佳,使她白天精神越來越差,最後不得不向公司辦退休在家休息,但她因長期依賴藥物,失眠症狀依舊沒有減輕,反而因為生活失去重心,導致病情更加嚴重,原本以為退休後可以輕鬆自在過生活,卻因為忽視如何面對壓力,導致藥物成癮,酸痛纏身,就算吃止痛藥也難以解除疼痛,失去老年生活品質。

 李媽媽的例子其實是許多銀髮族天天必須面對的問題,如何面對壓力,思考壓力的來源,抓住壓力核心,按部就班逐步解決形成壓力的原因.在此之前則設法與壓力和睦相處,是現代人必須面對的功課,千萬別誤以為自己年輕、透過藥物就能解決一切問題,否則只是在耗盡自己身體精力,實則累積更多壓力,一旦身體無法負荷,病痛、憂鬱纏身,可能會後悔莫及。

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

偏見之牆

台北是個移民城市,多數台北人的父執輩、甚至自己本身都曾經是外地人,有的是祖先數萬到一百年前來台北定居,也有人最近60年來從台灣其他縣市或中國移入台北,也有人是最近20年才從東南亞來到台北,當年都懷抱著夢想、離鄉背井來台北工作,不同時代來的人卻因為語言、文化的差異,與少數人的利益糾葛,彼此間也豎立起高聳的一道道牆。

 台北文學年金獲獎作品"我們─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",台灣國際勞工協會(TIWA)理事長的顧玉玲以她從事移工運動多年經驗,透過細膩的筆觸、真實的情感,描繪出東南亞移工在台灣追求夢想的血淚史實,顧玉玲也藉著自己外省老兵父親、本省寡婦母親結合的故事,喚起"我們"也曾經是移工、移民的人生記憶,也凸顯了台灣對於移工、移民的種種管制缺失,呈現制度造成移工遭遇不人道、不平等待遇,導演侯孝賢看了這本書四遍,每次都熱淚滿膛,也決心把移工故事拍成電影。

 在高牆下,東南亞移工往往被塑造為來台搶工作機會的"他們",透過顧玉玲的文字,讓人赫然發現原來"我們"都曾是外地人,都曾經歷了移工、移民的辛酸,"我們"的生活經驗是如此接近,卻因為陌生而把自己關閉偏見的牢籠內。

 儘管財務困難、人力不足,台灣國際勞工協會9年來依舊堅持崗位,持續協助移工爭取生存,並且試圖扭轉台灣社會對移工的偏見,顧玉玲閉關寫稿3個月期間,該協會工作人員努力咬緊牙根補位工作,顧玉玲也把台北文學年金全數獎金、版稅收入捐給協會,繼續從事移工運動。

 如果你也深有感觸,不如化為行動,讓"我們"一起推倒這高聳的偏見之牆吧!

延伸閱讀:
「我們後記顧玉玲
石化之後,流淚之前─《我們》序/侯孝賢

「我們」的集龔尤倩

仍然相信幸福是可能的.我們/唐諾

訊息:
我們─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
 新書發表會


2008年10月8日 星期三

失業與卡債

 美國金融風暴席捲全世界,台灣不僅許多人財富縮水,受到企業倒閉或裁員影響,失業者或創業失敗者越來越多,他們面臨收入歸零的經濟壓力時,政府對他們的協助有限,﹁以債養債﹂往往成為他們為活下去而不得不然的策略,但債務越滾越大,心理與經濟壓力,經常是導致人們憂鬱症、家庭暴力、自殺事件的主因。

 曾跑財經新聞的媒體工作者夏傳位撰寫﹁塑膠鴉片﹂一書,對卡債族形成有深入分析,他從調查發現,卡債族的平均年齡約37歲,家庭年收入平均僅54萬元,遠低於全台平均水準,有高達57%是因為﹁失業﹂而欠債,其次為離婚、替親人還債、創業失敗,而過度消費者僅占12%,許多離婚者也是因養育孩子欠債、配偶失業背債,這項結果與社會多數人認為卡奴因﹁過度消費﹂而欠債的觀感大不相同,也顯示信用卡、現金卡、消費性貸款往往成為失業者、創業失敗者的借錢工具。

 信用卡、現金卡、消費性貸款的浮濫促銷,往往使社會問題更嚴重,政府在失業輔導、社會救助體系缺陷相當多,非自願性失業者雖可請領6個月失業給付,但6個月後中高齡失業者仍難回到職場,創業失敗者更找不到求助管道,在追債壓力下,不少人成為流動攤商、計程車司機、派遣臨時工或加入性產業,才能收現金度日。

 馬政府近日雖推出﹁近貧專案﹂,透過財稅資料篩選家庭月收入在2萬5000元以下者,準備發給3000至6000元津貼,卻出現老師、軍人、里長等收入未報稅者名列補助名單內的怪現象,政府與其濫發津貼,不如加強對失業者的就業輔導、延長給付時間,修訂破產法讓卡債族透過宣布破產、讓債務打折而逐漸還債更生,並管制對信用卡、現金卡、消費性貸款、房貸額度的浮濫促銷行為,才能降低金融風暴對社會的衝擊。

2008年10月2日 星期四

街友人權

台北市政府計畫在萬華區設置一日型街友住宿中心,引發部分民代帶頭反對,許多歧視街友的言論也紛紛出籠,有人將「吸毒者」、「愛滋帶原」、「精神病患」等標籤貼在街友身上,更把社區治安問題全部推給街友,藉此反對市府設置街友住宿中心。

熟悉街友生態者都清楚,藥癮者往往有經濟來源支撐,否則無法應付購買藥品解癮的龐大開銷,許多街友三餐溫飽都有困難,如何有錢買藥解癮?將街友貼上「吸毒者」標籤可說是缺乏根據的言論,而街友是「愛滋帶原者」、「精神病患」等更是充滿歧視的說法,缺乏對人應有的尊重。
但街友遭歧視的問題由來已久,儘管人人都有在公共場所自由活動的權利,但街友在社會上幾乎不具發言權,民意代表也大多不會替街友代言,除了少數宗教慈善團體外,官方只有社會局社工員會與街友接觸,甚至連在政府大樓內活動的街友,也大多會被警衛人員驅趕,官方這種「眼不見為淨」的態度,也間接助長歧視街友的聲浪,壓縮街友的生存空間。

市府推動一日型街友住宿中心遭反彈,關鍵在於街友長期遭歧視問題,若要化解反彈聲浪,市府高層應先改變政府機關對街友的態度,政府應該更友善對待街友,勿任意驅趕在公共場所活動的街友,甚至積極宣導尊重街友的人權、生存權,才能逐漸扭轉、化解反對聲浪,如果市府只要求相關局處與地方人士「加強溝通」,卻不能以身作則尊重街友,就算一日型街友住宿中心改設其他地點,也會引來其他社區的反彈。

貓纜停駛的政治算計

北市府讓貓纜在颱風後營運一天半又緊急喊卡,關鍵在於市長郝龍斌堅稱貓纜「安全沒有問題」,無法說服社會大眾,加上未來仍可能有颱風、豪雨侵襲,一旦發生土石崩塌,郝市府擔心難逃政治責任才決定讓貓纜停駛,整個決策過程反覆,凸顯市府危機處理能力不足,影響民眾對市府的信心。

貓空纜車第十六號塔柱下方土石崩塌,導致北市萬壽路住宅遭土石流侵襲後,郝龍斌與市府多位官員都曾到場勘查。市府認為判斷貓纜塔柱基樁長達十五公尺,儘管有二到三公尺深的表土流失,但塔柱深入頁岩、砂岩、岩盤共十二公尺,支撐力足以應付纜車需求,加上貓纜檢測系統未出現異狀,試運轉也順利,儘管居民、議員質疑土石流失、基礎掏空,要求貓纜暫緩營運,郝龍斌仍強勢宣布貓纜「安全沒有問題」、恢復營運。

不過,北市府對貓纜檢測以內部單位、委託監測廠商為主,引來「球員兼裁判」的質疑,尤其貓纜塔柱下方山坡大面積的崩塌、地基掏空的景象,更引起民眾恐慌。郝龍斌雖強勢要求各方「尊重專業」,卻無法說服民眾,輿論、議會批評排山倒海而來,不僅綠營砲火猛烈,連藍軍議員都群起攻之,市府卻拿不出更好的說法說服社會大眾。

昨天貓纜暫停營運檢測,市府希望藉此設下停損點,關鍵原因在於市府發現木柵山區土石含水趨近飽和,近日再有颱風、豪雨侵襲,市府也不敢保證不會再度發生土石崩塌,屆時若土石、泥流侵入民宅,市府高層恐怕難逃政治責任,因此找來當地選區藍營議員一起背書,宣布貓纜暫停營運。

但北市府整個決策過程態度反反覆覆,與日前中央處理毒奶事件十分類似,已經嚴重衝擊民眾對政府的信心,更引來「政治凌駕專業」的質疑,如果市府不能做好山坡地水土保持,以負責任態度面對民眾疑慮,未來貓纜就算恢復營運,不僅當地居民不放心,一般民眾恐怕也會擔心貓空纜車是否真正安全。